急性白血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多年研究终击败白血病,他却放弃专利,让患
TUhjnbcbe - 2024/9/30 14:21:00
天津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1013/j1hvyqj.html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基辛格

无情的刽子手——白血病

白血病,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俗称血癌。

在白血病的众多分类之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叫做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对人们来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名副其实的死神,而一旦患上这种病,就相当于看见了死神正在和你招手。

但在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这种烈性疾病已经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大多数的患者仅需通过“吃药吊盐水”就能基本痊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攻克早已经不是难题。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疾病的特效药在国内仅售13元。相比起《我不是药神》中每盒两万多元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神药,它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不幸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真正做到有药可医,为人类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这项伟大成果的创造者正是我国的王振义院士,正是他花费多年时间,最终找到全反式维甲酸这一药物,攻克了这种白血病。也正是他,在发现药物之后没有申请专利,这才使得更多的患者能以极低的价格买到药,从而获得“第二次生命”。

立志学医

王振义院士是我国著名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出生在一个动荡年代里,幼时的王振义经历了奶奶伤寒去世的重大打击。在那个伤寒就把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带离人世的时代,王振义思考起了疾病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也正因如此,医学探索的道路在王振义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种子生根发芽,高中毕业后,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免试进入震旦大学医学专业。在震旦大学,王振义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后来还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医院——医院(医院)工作。

白血病的攻克一波三折

1.第一次挫折

刚上任白血病病房主任的王振义信心满满,定下“三年攻克白血病”的远大目标,但因为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对白血病认识的不足,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多名白血病人在他面前病逝。

面对失去这么多患者的残酷现实,王振义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本打算继续研究,却又不巧碰上了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动。他不得不中断当前的研究,配合各种职业调动。医院时,他已经到了近50的年纪。

2.第一次转折

时隔多年,王振义还是没能忘记自己当年立下的目标,病人们的痛苦和对求生的渴望一直存在王振义的脑海中,支撑着他继续对这项疾病的研究。这次他决心要和白血病斗争到底,用余生和它进行一场战斗。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王振义从一篇外文文献中发现,国外有学者提出用13顺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向正常细胞逆转的新方法。

欣喜的王振义立即在全上海范围开始寻找‘13顺维甲酸’,但令他大失所望的是,它们都无法生产13顺维甲酸,也只有一家药厂能生产全反式维甲酸。

3.第二次转折

无奈之下,王振义团队只能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进行实验。没想到,结果却是峰回路转,全反式维甲酸的治疗效果比13顺维甲酸高了10倍,是很好的特效药,临床效果也出奇得好。很快,这种药在临床使用中普及开来,很多病人也因此受益。

然而,研究的路途总是一波三折。在药物普及一段时间后,耐药性的问题又出现了,使用药物治愈的大部分患者在几个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发。

4.第三次转折

正当王振义为此感到头疼时,哈尔滨医科大学张亭栋教授的一项研究又使他看到了希望。于是,他与张亭栋进行合作,将治疗时不会产生耐药性问题的亚砷酸注射液与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使用制成口服药物治疗,这样制得的联合试剂被证实能使约80%的患者治愈,并且不再复发。这也意味着,可怕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终于被人类成功克服。

放弃专利申请

王振义院士的研究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了第一种可以治愈的白血病,是人类医药卫生事业向前的一步巨大发展。但他却没有选择去申请专利,这个伟大的举动也使这种救命药在我国仅用13元就能买到一盒,也纳入了医保的范畴。

“为医者,须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凭借着这项伟大成果摘得许多奖项的王振义老先生对名利的态度十分淡泊。

在他看来,这项多年的研究,为的并不是钱财和荣誉,而是无数患者的生命。让更多的病人看到生还的希望,让研究成果造福更多人类,这才是他多年奉献的价值所在。于是,他将自己成功研制出治疗白血病药物所获得的奖金全部捐出,用作研究的科研经费。

如今九旬高龄的王振义院士依旧奋战在一线,与年轻的后辈探讨学术方面的问题,似乎永远不会疲倦。

这份对医学事业的坚守和对名利的淡泊正是王振义院士的伟大之处,他用自身的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医者仁心”。若是人人都能像王振义院士那样,专注研究,不为世俗名利所累,社会的进步一定是更加突飞猛进的。

联想到之前的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人们对学术的追求越来越高,但同时也衍生了许多追名逐利的人的弄虚作假的行为。他们不仅欺骗了大众,也欺骗了自己,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骨子里却还是一个媚俗的贪图名利之人。

更有于丹等人,被冠上虚假的“国学大师”称号,实质上却没有对应匹配的能力,最终名声扫地,声名狼藉。这些人与王振义院士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下立分。

再者,现在医闹事件频繁发生,很多患者不再相信医生而是抱有一种被迫害的想法,转而攻击他们。前段时间发生了让人痛心疾首的杨文医生事件和陶勇医生被伤事件,他们都是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更应该受到尊敬而不是伤害。人们更应该相信的是医者仁心,救治病人是医生们最大的心愿。

在新冠病毒性肺炎肆虐的今天,在目睹了全国医务工作者的辛劳付出的今天,在看到国之栋梁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的付出的今天,我们是不是要对医务工作者怀有更多的敬意?他们是国家的英雄,是在灾难面前挡在我们身前的人。我们更多的是应该支持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感受到团结的力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年研究终击败白血病,他却放弃专利,让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