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影响台湾公司治理的两个董事一个老板hnxwjxpg
TUhjnbcbe - 2020/7/28 11:04:00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影响台湾公司治理的两个“董事”一个“老板”


近几年来当局相关主管机关包括“经济部”及“金管会”对公司治理的要求不断提升,借以保障小股东及一般投资人,因而设置了“独立董事”制度,企图以独立董事来扞卫小股东及一般投资人的权益。然而,在实际运作上,这个“董事”却被另一个“董事”和“老板”联手打败了。所谓的另一个“董事”就是“影子董事”,与影子董事联手,或者应该说指使影子董事的那个“老板”,其实就是“幕后老板”。独立董事的无力感,已成为许多公开发行公司甚至是部分上市上柜公司的公开现象。 举例来说,最近有几则有关公司治理的新闻引起社会大众的关切与瞩目。其中,一向形象不差的太子建设及勤美两家公司,最近竟卷入公司负责人涉嫌淘空公司资产的弊案,实在令人讶异。这两家公司均为上市公司,理应有较一般公司更为严谨的公司治理,其中勤美公司的七席董事中有三席独立董事,几乎占全体董事席位的半数。虽然该案才进入“司法”调查,尚未有所定论,然根据媒体报导,这两家公司除了涉入本案以外,还有一些令外界质疑的类似案件,若独立董事能充分发挥监督功能,确保公司重大决策不致遭受外界质疑,应不致出现今天的这种情形。独立董事功能之不彰,于此可见一斑。 在金融圈里,则盛传某金控公司的两大股东集团之一,经过其精致规划,虽然与另一集团达成协议而有公司共治之事实,但在该金控公司的资料中,完全看不出该集团为公司实质利害关系人,因而该金控公司的部分董事就是所谓的影子董事,依照此实质大股东旨意办事。然而,由于其巧妙安排,这些董事在外观上,与该实质大股东间并无任何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在涉及与该集团相关的案件,该集团也无须受利害关系人的约束;同时在该金控及其各子公司的高阶人事任命上,该集团有相当程度的实质介入,但在法律外观上却毫无相关。由此例子看出,影子董事已经成为公司治理上的一个破口。 另外,过去这些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企业,在其组织架构上,除了正式的总经理、董事长之外,还出现挂著总裁等头衔的人,在公司内部扮演最终决策者的角色。不论是日常营运或重大投资、人事安排,势必都要经过他们点头同意,才能拍板定案。这种类型的幕后老板,在现行法律上并无明确地位,没有相关规范,自然也不必承担什么责任。但由公司治理角度来看,无疑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影响公司治理的两个“董事”与一个“老板”,一直是台湾长期推动提升公司治理的痛处。独立董事功能不彰,源自独立董事的产生与一般董事相同,经由股东大会选出;大股东既能控制一般董事的选举结果,独立董事在事实上也是经大股东挑选而产生,除非大股东没有私心,否则焉能期望独立董事能真正独立?至于影子董事则为更大的问题,表面上这些董事与大股东没有关系,实质上却听命于大股东,以致于大股东具有实质利害人身份,却不受实质利害关系人限制。然而,这些问题都不若幕后老板来得严重,幕后老板若拥有实质控制公司之权力与作为,却无任何公司负责人之责任;在依法行*的前提下,主管机关对上述问题却无可奈何。 因此,长期而言,主管机关应再强化公司治理及投资人保护机制,从法律面、实务面双管齐下。在法律面上,取得认定及规范影子董事及其背后实质大股东的法律授权,以及取得认定及规范幕后老板的法律授权;在实务面上,则先提升投资人保护中心的功能,让投资人保护中心代表投资人,搜集相关资料在股东会中揭发影子董事及幕后老板,以达成保护小股东的使命。至于独立董事功能的强化,除非独立董事的产生方式有所变革,否则短期内难有改善希望。或者要等到像海外公司以退休基金为公司大股东时,独立董事或可不再为家族股东效命,而真正发挥其独立董事功能。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响台湾公司治理的两个董事一个老板hnxwjx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