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正式落户甘肃省西和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日前在甘肃省西和县举行授牌仪式,将“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正式授予该县,以促进当地抢救、保护和传承保存完整的乞巧文化。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每年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当地都要举行上万人参与的乞巧活动,时间长达7天8夜。由于参与者全部是女性,并以成年未婚女性为主,这一流传至今的乞巧活动,既被称作“乞巧节”,又称“女儿节”或“女节”。 据文献记载,乞巧活动是秦人遗风,汉代就十分兴盛,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随着社会的变迁,目前在中国其他地方,这一活动大多都已经式微,只留下节日纪念,活动也多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举行。 在西和县,到目前为止,这一活动从组织到参加,全部是清一色的女性。一些民俗专家认为,这一现象尽管与中国古代的封建传统有关,但也充分表现了女性的解放和自由。从选址、筹备到正式活动中的坐巧、迎巧、送巧等活动,程序井然,环环相扣,其中有唱歌、跳舞、聚会等,实际上是一场持续7天8夜的女青年欢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