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急诊信息
平台--急诊EM智库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于年4月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了《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本文将对该专家共识进行解读。
一、概述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造血干祖细胞克隆性恶性肿瘤。近年来,老年AML发病率显著增加,AML发病中位年龄亦接近70岁,并且5年生存率仅5%~10%。
与年轻AML患者相比,老年AML患者有独特的生物学和临床特征,一方面多数具有复杂染色体核型,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率高,常继发于某些理化因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及其他肿瘤继发白血病比例较高,限制了治疗方案的选择。
另一方面,老年AML患者具有高龄、脏器功能衰退、骨髓储备功能差、免疫功能衰退、个体化差异较大等特点,总体缓解率低,化疗相关死亡率高,生存时间短。
最后,老年AML起病相对缓慢,症状不典型,易于误诊、漏诊,治疗配合欠佳,容易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
二、临床评估
01
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年龄;主诉;现病史;发病情况;病变过程主要指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治疗经过;既往史;家族史。
(2)中医四诊:着重面色、寒热、咳嗽、疼痛、出血、肿块结节等情况。
02
实验室检查疾病相关检查
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包括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组织病理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分子学初级检查包括PML-RARα、AML1-ETO、CBFβ-MYH11、MLL重排、BCR-ABL融合基因及C-Kit、FLT3-ITD、NPM1、CEBPA、TP53、RUNX1(AML1)、ASXL1基因突变,为AML分型和危险度分组的基础;分子学次级检查包括IDH1、IDH2、DNMT3a、TET2及RNA剪接染色质修饰基因突变(包括SF3B1、U2AF1、SRSF2、ZRSR2、EZH2、BCOR、STAG2),对AML预后判断及治疗药物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有意愿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可以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
三、诊断分型与中医辨证标准
01
西医诊断分型及预后分层
(1)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比例≥20%确诊为AML。患者被证实有克隆性重现性遗传学异常t(8;21)(q22;q22)、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以及PML/RARA时,即使原始细胞<20%,也应诊断为AML。
(2)预后和分层:老年AML具有多个预后不良因素,整体预后较差,但对老年AML进行必要的预后分层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0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中医病机与证候要素:
本病多因正气虚损,内邪滋生,邪*内侵而致病。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不固,后天失于濡养、正气虚损,阴阳失调,邪*乘虚内侵,入血伤髓;或饮食劳倦、内伤七情、药伤正气、胎*和疫*等损伤正气,使脏腑功能失调,内邪滋生,邪*内伏于骨髓,而发为本病。
(2)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1)邪盛正虚证。主症:面色晦暗或面红目赤,头晕,神疲、乏力,心慌、气短,或发热烦躁,出血、骨痛。次症:神昏,口干口渴,或吐血、衄血、发斑,或痈疡疔*。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大无力或脉沉细。
2)邪热炽盛证。主症:壮热口渴,肌肤灼热,皮肤紫癜,齿鼻渗血,血色鲜红,小便*赤,大便秘结。次症:头晕头痛,周身疼痛,口干口苦,或咳嗽喘息,骨痛。舌脉:舌红,苔*,脉洪数或滑数。痰瘀互结证。主症:面唇暗红或紫暗,瘰疠痰核,胁下或腹内包快,时有胀痛,肌肤甲错,或伴有低热、盗汗。次症:头晕,肢体麻木,皮肤紫斑或瘀点。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腻,脉弦细或涩。
3)气阴两虚证。主症:面色淡红或潮红,神疲、乏力,心悸、气短,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自汗、盗汗。次症:口干、口渴,低热,失眠多梦,皮肤时现紫癜。舌脉: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数无力。
4)气血亏虚证。主症:面色无华或萎*,唇甲色淡,头晕、耳鸣,心悸、气短,神疲、乏力。次症:自汗,懒言,失眠,手足麻木。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03
化疗并发症
(1)化疗用药期正虚邪盛,相互交争。临床以药*损伤脾胃最为常见,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也可见药*伤心而致心悸、气短等症状。
(2)骨髓抑制期药*所致骨髓损伤、气血亏虚最为明显,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药*伤及脏腑可出现相应脏腑功能失调表现,如药*伤心则见心悸气短、胸闷;药*伤肾则见少尿、水肿等。并发症以发热及出血最为常见。
(3)骨髓恢复期经过化疗后的骨髓抑制阶段,开始恢复正常造血。正盛邪退,气血渐充。临床诸症渐改善,体力渐恢复。
四、治疗
01
分层治疗
(1)低危组:治疗目的为追求疾病缓解。治疗选择标准剂量化疗方案。中医治疗以配合化疗、改善化疗并发症、减轻化疗副作用为原则。
(2)中危组:治疗目的为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疾病缓解,或部分缓解,带瘤生存,延长生命。化疗选用减低剂量及强度的方案。中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总则,减*增效,提高化疗临床疗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具体包括选用具有抗癌作用的有*中药制剂、中医辨证治疗以及化疗并发症、不良反应等对症治疗。
(3)高危组:治疗目的以对症治疗、维持生命、减少痛苦为目的。
02
化疗方案选择
所有AML患者,可以参加临床研究的情况下,均建议首选参加临床研究。在无临床研究的情况下,可以参照下述建议进行治疗。推荐化疗或移植,并联合中医药治疗。化疗后的病情监测、完全缓解(CR)后的治疗选择及老年AML患者CNSL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均参照西医指南。
诱导化疗方案标准剂量化疗:标准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或柔红霉素或米托蒽醌,1~2个疗程。
03
中医辨证分型及方药
(1)邪盛正虚证治法:祛邪解*,扶正固本。
(2)邪热炽盛证治法:清热解*,凉血止血。
(3)痰瘀互结证治法:化痰散结,祛瘀解*。
(4)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
(5)气血亏虚证治法:补气养血。
04
具有抗癌作用的有*中药
有*中药的抗癌作用已被广泛认知,在临床上亦广泛应用,对于不能接受化疗的患者可选用,如青*散胶囊、六神丸、艾迪注射液等。
05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中医治疗
(1)化疗药物导致脾胃恶心,食少虚弱,出现食少纳呆或食后腹胀,病机特点为脾胃虚弱或肝郁脾虚。中药予以健脾和胃或疏肝和胃。
(2)便秘、肠梗阻便秘、肠梗阻为化疗后常见的消化道反应,严重的肠梗阻可危及生命。为气血亏虚、肠燥津亏所致,治疗以润肠通便为主,严重者可峻下通腑。
(3)骨髓过度抑制老年之体,脏腑虚损,不耐药*伤害,导致骨髓损伤,气血难复。予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之法。
(4)带状疱疹:属正气不足、湿*聚于皮肤所致,多为患者免疫力低下所致。在中药补益气血的基础上,外用药物,局部解*消肿止痛。
五、结语
本共识对老年AML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经反复讨论而制定,旨在规范老年AML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参考文献:
[1]闫理想.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39(04):-.
●转载需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