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复制链接]

1#

一、了解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白血病人体内产出的白细胞比实际需要的多,且多数的白细胞是不成熟的,为幼稚细胞,其存活期比正常情况下长。尽管这种白细胞数量很大,然而却不能像正常白细胞那样抗感染。这种细胞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会直接影响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影响正常健康血细胞的产量。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根据回顾调查,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根据白血病细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二、导致白血病的原因

人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许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的发病有关。病*可能是主要的因素。此外,尚有遗传因素、放射、化学*物或药物等因素。

1、病*

早已证实C型RNA肿瘤病*是哺乳类动物如小鼠、猫、牛、绵羊和灵长类动物自发性白血病的病因。这种病*能诱发宿主的染色体DNA癌变。

肿瘤病*携带有病*源瘤基因(v-onc),大多数脊椎动物(包括人的细胞)基因体内有与v-onc同源的基因称源瘤基因。v-onc被整合入宿主细胞的基因体内后可使邻近的基因发生恶变。逆转录病*的感染也可致源瘤基因激活,成为恶性转变的基因,导致靶细胞恶变。进入体内的病*基因即使不含有v-onc,如果改变了基因的正常功能,也有可能引起白血病。

人类白血病的病*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引起的。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和某些白血病发病有关。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占8.1%,而对照组仅0.5%。近亲结婚人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比期望值30倍。一定程度上说明遗传因素和白血病的发病有某种联系,但对大多数白血病而言,白血病不是遗传性疾病。

3、放射因素

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及辐射部位有关。一次较大剂量(1~9Gy)或多次小剂量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全身和放射野较大的照射,特别是骨髓受到照射,可导致骨髓以致和免疫以致,照射后数月仍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断裂和重组。放射线能导致双股DNA可逆性断裂,从而使细胞内致瘤病*复制和排出。放射可诱发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未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且发病前常有一段骨髓抑制期,其潜伏期约为2~16年。

4、化学因素

苯的致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为主。烷化剂和细胞*药物可致继发性白血病也较肯定,多数继发性白血病是发生在原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和易产生免疫缺陷的恶性肿瘤经长期烷化剂治疗后发生,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化疗后也易发生继发性白血病。

三、目前治疗方法

1、联合化疗

是白血病治疗的核心,并贯彻治疗的始终。其目的是尽量杀灭白血病细胞,清除体内的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防止耐药的形成,恢复骨髓造血功能,尽快达到完全缓解,尽量少损伤正常组织,减少治疗晚期的后遗症。

2、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是通过植入多能干细胞,使白血病患儿因强烈化疗和放疗而受到严重损害的骨髓功能得到恢复,并通过移植引起的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消灭化疗和放疗后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但是找到适配的可移植骨髓是非常艰难的。

3、中西医结合治疗

大部分白血病患者首选化疗,这对缓解病情、维持生命起到重要作用,但化疗*副作用明显,且患者易产生耐药性,难以根治白血病,90%以上的家庭最终难免人财两空的结局。中药具有解*抗癌、调节免疫、消除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减少复发等功效,同时也能逆转多药耐药,但中药见效比较慢,面对来势迅急的急性白血病,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结和中药治疗白血病的优点

1、中药配合化疗,可增加化疗敏感性,也就是抗耐药。2、中药可以对抗化疗副作用,保护正常造血功能骨髓的恢复,防止化疗药物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3、中药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这个凋亡的概念就是程序化死亡,也就是说让白血病细胞按它的生长规律进行死亡。因为白血病的发生就是因为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衰老过程,只是恶性增殖,所以白血病细胞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成倍地增长。4、中药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也就是说使白血病细胞改邪归正,从而使白血病的治疗达到一个很好的疗效。中医中药在治疗白血病过程中可以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扶正祛邪”——正气强盛则可驱邪外出,才能彻底消灭残留白血病细胞。中医中药治疗白血病起效缓慢但疗效稳定且无*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可以减少化疗的*副作用,在白血病的各期均可应用。中医药治疗白血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血液病专家的重视和肯定。

更多中医养生知识/疾病咨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