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之后,牟来玲带着儿子独自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儿子同学的爷爷梁东海,在获悉梁东海家中遭遇的变故之后,牟来玲毅然选择要嫁给大自己30岁的男人,一时间,亲戚纷纷反对,也引起各种议论,面对各种反对声音,牟来玲和梁东海会作出怎样的决定呢?
01
“梁叔,好巧啊,您也来接孩子放学吗?”
这天,牟来玲来接儿子放学时,没想到自己会遇到梁东海,梁东海以前可是给他们家不少帮助,让她对梁东海一直心存感激。
“我的孙女也在这儿上学。”梁东海回答道,眼中隐隐有几分悲伤。
“您的儿子不是在上海工作吗?您孙女没跟他们住一起?”
梁东海听后,脸上的悲伤更明显了,稍后,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儿子出事了。”
牟来玲是湖北某农村人,还有两个弟弟,因为家里条件一般,母亲的身体又不好,初中毕业之后,牟来玲就回家帮助父亲撑起这个家,然后又到上海打工挣钱,供两个弟弟读书。
在打工期间,牟来玲认识了来自武汉的小伙王小伟,王小伟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两人在一个工厂上班。王小伟是一名技术工人,因为和牟来玲都是来自湖北,他对于牟来玲挺照顾的,两人相处时间久了,便有了感情。
二人结婚之后,又在上海打拼了几年,挣了一些钱之后,回到武汉开了一家小店。虽然最初的小店经营的并不是顺利,但是二人都舍得吃苦,靠一点点的积累,小店的生意慢慢地红火起来,一家人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王小伟有一段时间,“感冒”一直都好不了,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店里太忙了,医院,就是吃一些感冒药,却总不见好,后来总是感到乏力,双腿浮肿。
看到丈夫的脸色不好,牟来医院,一检查发现竟是患了白血病。面对突然。突然的变故,牟来玲简直欲哭无泪,看着这年幼的儿子,她咬着牙决定一定要想办法把丈夫治好。
此后几年,牟来玲一边打理着自己的小店,一边带着丈夫,奔医院。最初,医生对王小伟采取的是保守治疗,但是两年下来,情况不仅没有好转,甚至还有恶化的现象,于是医生建议骨髓移植,然而,王小伟的亲属包括儿子骨髓配型都不成功。
牟来玲不由得已,只好求助媒体,希望能够有好心的志愿者捐出骨髓,这一等就是两年多,王小伟的情况越来越差。丈夫特别能理解她,再痛苦也是竭力控制,在她面前总是一种积极和乐观的态度,这让她觉得有希望。
然而,骨髓移植却是遥遥无期,牟来玲几乎心力交瘁。正是那个时候,医院突然给牟来玲打来电话说,找到了合适的骨髓了,而且对方也愿意捐赠骨髓。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直坚持不在妻子面前掉眼泪的王小伟,终于忍不住地痛哭起来。
捐骨髓的正是梁东海,骨髓移植的手术非常成功。王小伟在手术之后恢复得不错,只是那几年,为了给王小伟治病,小店被转让出去,家里还欠下了不少债务。王小伟不忍心看着牟来玲独自支撑着这个家,身体慢慢恢复后,也去找了一份工作。
牟来玲原本以为生活终于要平静下来,可是不到三年,王小伟的病情复发,而且这一次来势凶猛,短短两个月后就去世了。
说句心里话,尽管这些年丈夫一直在疾病缠身,她也总是忙着为丈夫治病而奔波,虽然苦点累点,但她觉得有希望、也值得。而且她觉得丈夫就是这个家的主心骨,有丈夫在,她做什么都有信心。
二人结婚十几年,从来没有红过脸,丈夫甚至没有对她说过一句狠话。丈夫去世后,牟来玲感到自己仿佛整个人突然被掏空了似的,心里说不出的痛,甚至感觉到生活都没有意义。
好在儿子王俊峰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打小就没让他们操过心,因为牟来玲大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丈夫王小伟身上,几乎不能够照顾儿子,儿子大多时候都是由公公婆婆带着。
牟来玲觉得,自己亏欠儿子太多了,丈夫去世以后,牟来玲把儿子接回家中,一心一意培养儿子。儿子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是一名班级干部,这多少给了牟来玲一点生活的希望。牟来玲坚持每天送儿子上学,放学的时候也去接他。
那一天,牟来玲没有想到会遇到给丈夫捐赠骨髓的梁东海,之前,为答谢梁东海,牟来玲与梁东海打过一段时间交道,知道梁东海的一些情况。
02
梁东海已经退休了,老伴已经去世几年,有一个很出色的儿子在上海一家大公司工作,儿子儿媳都是拿着高薪的人。
然后,半年之前,梁东海的儿子儿媳不幸出了车祸,双双去世,梁东海就把孙女从上海接到了武汉,照顾孙女读书。
梁东海的孙女叫梁思思,正好和牟来玲的儿子王俊峰在同班。牟来玲觉得这个孩子太可怜了,就让儿子多帮帮那个女孩。
有一天,儿子趴在牟来玲耳边说:“梁思思想她的爸爸妈妈,经常偷偷的哭泣。”
听到这句话,作为母亲的牟来玲心中不由得一痛,而从那天开始,她去接儿子时,遇到梁思思之后,就会给她一个微笑、一个问候,甚至有时候还和她多说几句话,她把对儿子的爱,分了一些给了那个小女孩。
失去父母的梁思思从牟来玲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也渐渐地喜欢和牟来玲在一起,脸上也有了笑容。而且,梁思思的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王俊峰就经常帮着她辅导功课,两个孩子渐渐成为了好朋友。
梁东海看见孙女脸上笑容越来越多,心里也挺感激牟来玲的付出。看到每次放学之后,王俊辉都要在学校门口等妈妈,就对牟来玲说:“放学之后,我把两个孩子接到我家去,正好让俊峰辅导一下思思的学习。”
牟来玲觉得这样也好,反正两家住的地方相隔不远,等她下班后,再去梁东海家把孩子接回去。这样每次下班后,她也不用那么匆忙。
再一次,走进梁东海家里,牟来玲发现这个家,简直进不进去人。家里到处都是乱糟糟的,和当初他第一次见到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想想梁东海失去儿子的痛苦,牟来玲也能够理解。她立即挽起袖子帮梁东海进行了一次大扫除,然后又给祖孙二人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梁思思吃完了牟来玲做的饭,又眼巴巴的望着她说,要是能够经常吃到她做的饭菜就好了。
牟来玲也很快知道,平时梁东海和孙女都是应付生活,梁东海本来就不善于做饭和做家务,加上失去亲人的痛苦,更是没有心情去做事情。偶尔孙女嘴馋了,就去餐馆,但是梁东海觉得餐馆里的菜,口味偏重,对孩子健康不利,去餐馆的次数也不是很多。
不过,听到孙女这么说,其实梁东海也有些心动。他觉得牟来玲做的饭菜,比较符合自己的口味。自从老伴去世以后,梁东海吃饭就一直处于应付的状态。
牟来玲在听到梁思思的诉求之后,又看了看梁东海,见梁东海没有说话,就说:“梁叔,这样吧,以后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就过来给你们做饭吃。”
梁东海一听,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说:“那就麻烦你了,以后你和孩子也和我们一起吃吧,我多备一些菜。”
之后,牟来玲每次下班之后就直接到梁东海家中,除了做饭炒菜之外,同时也兼做家务。梁东海的家中,因为有了牟来玲的母子二人加入,开始充满了欢声笑语。
梁思思对牟来玲的依赖越来越强,平时,牟来玲也会把梁思思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从穿着到梳妆打扮,样样都要牟来玲来做。牟来玲也是极具耐心,每天把梁思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只是这种平静的日子持续不到半年,一些风言风语就在小区里传开了。认识梁东海的人,见面开玩笑说他老当益壮,还能找到这么年轻的伴侣。而在牟来玲这里,就不是什么好言语了,有些话还非常难听。
03
牟来玲的公公婆婆,多次登门,劝她注意影响,天天往一个孤老头子家里跑,总会被人说三道四。
牟来玲说:“梁叔曾经对小伟有恩,也是对我们家有恩情,如今家里出了一些状况,我去帮忙照顾,只要自己心中无愧,管别人说些什么。”
可是,公公婆婆都不理解,还说怕她的举动,影响了儿子王俊峰,于是说道:“如果再去梁东海家中,以后儿子就别跟着他们了,由他们老两口养大。”
在梁东海听到了一些对牟来玲不好的言论后,也是颇为无奈,就劝牟来玲,以后就不要到他们家里了。牟来玲犹豫再三,决定暂时不到梁东海家中。
可是没过多久,梁东海又过来了,说他的孙女整天吵着要吃牟来玲做的饭,他实在不忍心,看着孙女太伤心了。
儿子王俊峰也对牟来玲说:“思思情绪低落,心情很差,总是哭泣。”
牟来玲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梁东海说:“要不,我把俊峰和思思送到你家,等孩子吃完饭,我再去把思思接回来。”
牟来玲想想也只能先这样了。
此后一段时间,梁东海把两个孩子送到牟来玲家之后,立即离开。每天晚上九点多钟,他再悄悄的过来,把思思接回去。虽然这样避开一些人的闲言碎语,但是对于梁东海而言却不是一个小的负担,总是担心被别人看到,小心翼翼的像做贼一样。
而且,梁东海经常一个人在家,越发感到了孤单,加上吃饭也是及一顿饱一顿的,多种因素下,梁东海还是病倒了,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梁东海住院期间,虽然有护工照顾,但是牟来玲对他依然不放心,每天安顿好两个孩子之后,医院陪着梁东海。
在和梁东海相处的日子里,牟来玲也突然意识到,梁思思需要人照料,梁东海同样需要人照顾。梁东海出院之后,牟来玲突然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对梁东海说:“我嫁给你吧,以后就不用担心别人说什么了。”
梁东海一听,顿时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他一个老头子,怎么能娶她这么年轻的女子?这不是耽误了她的幸福吗?牟来玲却说,她一个农村女子,即使再婚,又能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而今,他和思思都需要人照顾,她就是嫁人,也放不下他们,倒不如成为一家人,对她和思思都好。
在牟来玲的耐心劝说下,梁东海点了点头说:“这样吧,给我一段时间的考虑,我会尽快答复你。”
然而,当牟来玲要嫁给梁东海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公公婆婆多次找上门来,劝她不要丢他们王家的脸。他们不仅要收回王俊峰的监督抚养权,还唆使儿子劝她不要改嫁。
那天,儿子王俊峰回到家中,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牟来玲就有问儿子怎么了?
儿子说:“妈妈,你要嫁给梁爷爷吗?以后别人知道我有那么老的爸爸,会笑话我、看不起我的,我以后在同学面前都抬不起头。”
牟来玲猜想,这些话应该是公公婆婆教给儿子说的,而且还在儿子面前说了不少她改嫁之后的坏话。
在思考片刻之后,牟来玲说:“儿子,梁爷爷对咱们家有恩,如今他和思思都有困难,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好吗?”牟来玲其实觉得,自己和孩子说这些,孩子未必会懂,但是她仍然用期待的眼神望着儿子。
儿子在迟疑片刻之后,有些吞吞吐吐地说:“可爷爷奶奶说,梁爷爷太老了,我以后到底叫他爷爷还是爸爸?他要是当我爸爸以后,思思是妹妹吗?”
敢情儿子在纠结这个问题,牟来玲抚摸儿子头说:“以后你喜欢喊什么就喊什么吧!”
儿子脸上顿时露出一丝笑容,说:“我还是叫他爷爷吧!”
牟来玲并不想纠缠这个问题,实际上她嫁给梁东海,除了喜欢梁东海的为人之外,更多的想法就是报恩。
然而,公公婆婆这边还是没有处理好,来自老家的压力接踵而至。首先是父母,父母觉得牟来玲太任性了,想再嫁人至少也得找个年纪相当的。梁东海这么大年纪了,她嫁给他,除了给他当免费的保姆,还能得到什么?别看梁东海有一份退休金,但是当他年龄越来越大时,身上的疾病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有后悔的时候。
不仅父母的好心劝说她,两个弟弟也先后打来电话,劝他别嫁给一个糟老头子,想嫁人,他们可以帮他找更好的,甚至有正式工作的都可以,毕竟牟来玲刚刚40岁。
牟来玲的两个弟弟过得都还不错,大弟弟毕业之后上了四年的班,然后出来创业,和别人合伙开一家公司,经营得还不错。二弟考上大学之后读研,如今有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
牟来玲知道,说到底,在不少人眼里,对于他的婚姻有偏见,而且在农村人的思想中,像他们这样的年龄悬殊的婚姻,一直都不被看好,甚至有各种不好的议论。
只是牟来玲还知道一点,无论是公公婆婆还是父母弟弟,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现在如此,之前也是如此。
牟来玲不会忘记自己带着丈夫四处求医、寻找能够给丈夫移植骨髓的时候,公公婆婆因为舍不得花钱劝他放弃,他的父母和两个弟弟也都没有提供多少帮助。想当初,她和丈夫苦心经营小店的时候,还拿出钱供两个弟弟读书,给父母一些生活费。
其实那个时候牟来玲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感觉身边的人怎么都这么冷漠,丈夫却安慰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就别期待别人和你一样。”
正是丈夫一而再再而三的安慰鼓励,让牟来玲辛辛苦苦的支撑了下去。而见到梁东海之后,她感觉就像是一个即将溺亡之人突然获得了新生,那种感觉永远都无法让她忘记。梁东海不仅主动捐献了骨髓,还悄悄的给她留了1万块钱。
牟来玲登门感谢时,梁东海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反而安慰她一番,让她勇敢的向前看。那个时候的梁东海可是一个与她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正是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梁东海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而这份恩情让她刻骨铭心。
正是因为如此,看到梁东海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去帮助他,甚至在他心中,这种帮助是理所当然的。
04
面对亲戚们的强烈反对,尽管牟来玲坚持要嫁给梁东海,但是,梁东海还是冷静地婉言拒绝了,没有选择同意。
不过,梁东海给出了要给折中的办法,就是聘请牟来玲给自己当保姆,他支付给牟来玲报酬。
如今,又是十余年过去了,牟来玲并没有再嫁人,而是一直陪伴在梁东海身边。
至于两个孩子,王俊峰、梁思思都考上了大学,王俊峰正在读研,梁思思已经参加了工作。两个家庭在一起生活的感人故事,看到牟来玲和梁东海没有结为夫妇,虽然让人感到遗憾,但是,终究选择了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人感到欣慰的。
不得不说,牟来玲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善良女子,有着农村女子的质朴和善良,对待丈夫不离不弃,即便还有一丝希望,她也要竭力去争取为丈夫赢得生机。
在丈夫去世之后,偶然遇到了对自己家里有恩的梁东海,在获悉对方家庭有变故之后,毅然选出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绵薄之力,去帮助这个可怜的老人和他的孙女。用母爱去温暖失去双亲的孩子,用女性的温柔去温暖一个孤独老人受伤的心灵,将一个女子的优秀品质诠释得淋漓尽致。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牟来玲、梁东海之间,从相识到一起生活,彼此也算了结,能够结为夫妇,固然是好,但是,由此可能弄得与原本的家庭众叛亲离。无论是公公婆婆,还是他的父母、弟弟,都不愿意她嫁给梁东海,我们可以想象到,如果牟来玲坚持嫁给梁东海,必然要面临着力排众议所承受到的各种压力。
梁东海的办法,无疑化解了一切压力,虽然表面上,或许他们只是雇主和保姆的关系,却达到牟来玲照顾梁东海和孙女的目的,也少了外人流言蜚语。或许,他们最终也会走在一起。
在我们周围,其实有不少年龄悬殊的婚姻,往往每一对这样的婚姻总会引起热议,甚至不被人接受,因而,能成就这样的婚姻更弥足珍贵。正如那句话: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对于这样的婚姻,我们应当理性对待,不非议,不跟风,给予他们默默的祝福才是正确的做法。(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