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细胞免疫行业研究报告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冶疗 http://m.39.net/pf/a_4302821.html

来源:山西证券

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免疫疗法引领抗癌治疗进入新时代。CAR-T疗法由于在血液肿瘤领域出色的疗效进入公众视野,同时引领着抗癌治疗进入新时代。免疫治疗让我们第一次在与癌症的战争中看到胜利的曙光。

与传统的癌症治疗药物不同,CAR-T细胞疗法主要是利用T细胞启动人体自然宿主防御机制。CAR-T可以在识别肿瘤抗原时无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限制,能够识别MHC非依赖型靶标,同时通过共刺激性分子信号增强T细胞免疫的杀伤性,从而克服由于肿瘤细胞下调MHC表达或抑制共刺激分子分泌而造成的免疫逃逸。

1.CAR-T疗法介绍及发展历程

年,在CarlJune的一项针对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CAR-T临床试验中,一个名叫Emily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在二次复发无药可治的情况下,通过靶向CD19的CAR-T治疗,三周后肿瘤完全消失,至今Emily依然健康的活着,可以说CAR-T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医学奇迹,给无数癌症患者带来的新的希望。年美国FDA批准了两项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上市,即诺华的Kmriah(tisagenlecleucel)和Kite的Yescarta(axicabtageneciloleucel),分别用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和特定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

CAR-T疗法至今一发展到第五代:第一代CAR仅依赖于CD3ζ介导T细胞激活,由于缺乏胞内共刺激信号,并不能提供长时间的T细胞扩增信号和持续的抗肿瘤效应,临床疗效有限;为了提高T细胞的增殖活性延长其存活时间,通过在胞内信号转导区增加一个或两个共刺激分子(CD28、4-1BB、ICOS或OX40等),由此产生了第二代和第三代CAR,在现有的共刺激结构域中,CD28和4-1BB是应用频率最高的共刺激分子,相比之下4-1BB作为共刺激信号的CAR-T细胞在体内扩增更温和持久,发生细胞因子风暴风险较低,复发率也更低;第四代CAR则是引入了促炎症细胞因子(IL-12、IL-15、IL-18等)和共刺激配体,主要目的是克服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抑制,例如,CAR-T细胞中一种经常过度表达的细胞因子是IL-12,这是一种增强T细胞分泌IFNγ、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有效分子,允许招募NK细胞消除CAR未能识别的肿瘤细胞;第五代CAR则是在第二代的基础上,添加了激活其它信号通路的共刺激结构域,比如IL2-2Rβ胞内结合SAAT3/5的结构域等。目前大多数公司产品以二代CAR-T技术为基础,在此之上进行探索开发。

2.CAR-T凸显治疗优势,部分癌症展现显著疗效

对于传统治疗方法束手无策的癌症患者,CAR-T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并且展现出突破性疗效,自体抗CD19-CAR-T细胞的临床试验在成人和儿童r/rALL患者中获得了高达93%的缓解率,在r/rCLL患者中使用CAR-T细胞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总有效率(ORR)高达75%,完全缓解(CR)高达66%,同样CAR-T在一些淋巴瘤患者中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缓解率。

与传统的癌症治疗药物不同,CAR-T细胞疗法主要是利用T细胞启动人体自然宿主防御机制。CAR-T可以在识别肿瘤抗原时无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限制,能够识别MHC非依赖型靶标,同时通过共刺激性分子信号增强T细胞免疫的杀伤性,从而克服由于肿瘤细胞下调MHC表达或抑制共刺激分子分泌而造成的免疫逃逸。

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在CD19-CAR-T方面,CD19表达于大多数B系淋巴瘤细胞,而不存在于造血干细胞和正常组织中,根据目前全球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CAR-T临床试验,以CD19作为靶点接近一半,CD19已成为当前CAR-T免疫治疗最重要的分子生物标志物。

3.CAR-T疗法大展神威,细胞免疫行业迎来市场机遇

以CAR-T疗法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特别是集采及医保目录谈判等新机制的出台,显著提升患者的支付意愿及能力,细胞免疫将逐步解决目前临床上未满足的重大需求,与此同时国内细胞免疫行业也迎来重大的市场机遇。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中国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市场规模预计于年至年由人民币13亿元升至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预计市场于年达到人民币亿元。

年NMPA将细胞治疗纳入治疗性生物制品进行申报管理,同年出台《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年6月5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CAR-T细胞治疗产品货量控制梱测研究及非临床研究考虑要点》,年9月7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发布《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细胞)制剂制备货量管理规范》,年7月7日,CDE发布《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随着行业监管日趋完善,国内细胞免疫治疗行业的产业化进程将逐步开启。

目前细胞免疫治疗领域以CAR-T疗法疗效最为显著,而针对适应症集中在血液肿瘤,目前临床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是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难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等等。

血液系统肿瘤是一种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在内的造血系统疾病,具有恶性程度高、治疗复杂及预后较差等特征。与实体肿瘤不同,血液肿瘤主要采用放化疗联合骨髓移植进行治疗,随着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给临床带来新的选择,患者的生存期也得到显著提高。根据年一项对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报告,全球每年血液肿瘤新发病例数与死亡病例数分别为万和46万,分别占到所有肿瘤的7%和5%。

3.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cyticleukemia,AL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病,以骨髓和淋巴组织中不成熟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聚集为特点,生物学特征多样同时具有较高的临床异质性。儿童和成人均可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但其发病高峰在2-5岁之间,之后岁年龄增长逐渐下降,直到50岁后发病率由略有上升。在所有白血病中,ALL占到15%,约占急性白血病的30%-40%。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关于ALL的治疗手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化疗为主,在白血病细胞还未产生耐药性之前用化疗药物最大限度杀伤白血病细胞,恢复骨髓正常造血功能,这个阶段化疗药物主要采用VDLP(D),即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门冬酰胺酶、泼尼松或地塞米松。随着化疗方案不断完善,ALL患者总体生存率已达到90%,长期无病生存率已达80%,对于有明确分子生物学异常的患者,可给予靶向治疗药物来提高患者预后,如果符合条件可对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从而最终达到临床治愈。

尽管近年ALL患者的生存率有着显著提升,但仍然有20%-30%的复发难治患者,他们的长期生存率普遍较低(不到40%),对于这些患者仍然需要新的药物或疗法。特别是对于无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复发难治ALL,以CAR-T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方案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假设国内CAR-T治疗ALL患者的年费用为30万元,CAR-T在国内的渗透率为30%和40%情况下,针对ALL的市场空间分别为2.34亿元和3.12亿元

国内CAR-T企业在ALL适应症的布局,目前均处于临床阶段,包括恒润达生。重庆精准、华道生物及合源生物目前均处于临床I期,预计明年将有部分企业进入临床II期。

3.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根据瘤细胞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NHL占80%—90%,根据细胞来源可分为B细胞类型、T细胞类型和NK/T细胞类型。其中,70%-80%%都是B细胞系,少数为T细胞系,NK细胞更少见。B细胞淋巴瘤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占到30%-40%。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NHL中最常见的类型。

关于DLBCL患者的治疗方案,标准一线疗法是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R-CHOP)。使用这种方案大约60-70%的DLBCL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然而,大约30-40%的患者会复发,或者在一小部分患者中,对R-CHOP治疗是难治的。如果达到条件的患者推荐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通过这种方法治愈。

总的来说,仍然有很多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由于移植不合格或化疗难治而不能满足其医疗需求。对于这些患者有必要采取新的方案。CAR-T作为一种利用自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的细胞疗法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景,并且已经被FDA批准用于r/rDLBCL的后线治疗。

根据《年淋巴瘤患者生存报告白皮书》,淋巴瘤患者对于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有较强的需求,其中CAR-T疗法受到患者最多期待,但是新的药物及疗法在给患者带来治疗获益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相当大的经济负担,根据报告统计淋巴瘤患者总花费平均支出约32.6万元,自费比例在60%左右。

假设国内CAR-T治疗ALL患者的年费用为30万元,CAR-T在国内的渗透率为30%和40%情况下,针对ALL的市场空间分别为7.04亿元和9.39亿元。

国内针对B-NHL适应症的CAR-T企业布局较多,其中复星凯特与药明巨诺已递交其CAR-T产品的上市申请,考虑到诺华国外已有产品上市,仅需在国内做桥接试验,预计将是国内第三款递交上市申请的CAR-T企业。第二梯队则是以恒润达生、科济生物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目前均处于临床I期。

3.3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是仅次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对于初治患者中,以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类固醇激素及单抗等的联合方案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维持治疗,是目前的标准治疗。由于目前尚无法彻底消除微小残留病灶(MRD),而无法避免最终复发,大多数患者最终将面临复发或疾病进展的问题,对于复发或难治的患者(r/rMM),则是选择与既往治疗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市场,已形成了来那度胺、泊马度胺、达雷木单抗、硼替佐米、卡非佐米和埃罗妥珠单抗等六大品种竞争的市场格局。以BCMACAR-T为代表的免疫疗法的出现,以及Belantamabmafodotin、XPO1抑制剂、PD-1等新的疗法出现,都将改变未来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格局。

结合多发性骨髓瘤的流行病学及其药物格局,我们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市场空间进行测算,假设国内CAR-T治疗MM患者的年费用为30万元,复发难治MM的比例为60%,CAR-T在国内的渗透率为20%和30%情况下,针对r/rMM的市场空间分别为19.66亿元和26.21亿元。

BCMA是一种极其重要的B细胞生物标志物,广泛存在于MM细胞表面,近年来已成为MM和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个非常热门的免疫治疗靶点。针对BCMA靶点的CAR-T疗法展现出出色的临床疗效,有望成为未来r/rMM的重要治疗手段。

目前全球关于MM适应症尚无CAR-T产品上市,bluebird的bb有望成为全球首款上市的针对MM的BCMA-CAR-T产品。国内CAR-T企业南京传奇紧随其后,根据目前临床数据,其疗效不逊于bb,且被FDA及CDE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可以说国内企业南京传奇在BCMA靶点已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国内其余企业科济生物、恒润达生、南京驯鹿等处于第二梯队。

4.细胞免疫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1*副反应

尽管CAR-T在血液肿瘤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仍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副反应,而这些*副反应可能是严重的,甚至致命的。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ReleaseSyndrome,CRS)是细胞免疫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CAR-T细胞在回输患者体内后,会使患者体内T细胞被激活并快速增值,引发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如TNFα、IL-2、IL-6、IL-8等),从而引起患者高热、疲劳、肌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炎症反应,严重的导致多器官衰竭。在CAR-T细胞输注后3周内,若出现下列症状之一则应考虑可能发生CRS:①体温≥38℃;②低血压(收缩压<90mmHg);③低氧血症(动脉氧饱和度<90%);④脏器*性反应。一般CRS的严重程度与肿瘤负荷密切相关。CRS在CAR-T细胞治疗后的一周内发生,30-94%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CRS。CRS根据不同的症状分为不同的等级,美国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ASBMT)制定了免疫细胞疗法相关的CRS和神经*性的新定义和分级。

神经*性,也称为CAR-T细胞相关脑病综合征(CRES),是与CAR-T细胞治疗相关的第二常见的威胁生命的事件,在CAR-T治疗后的患者脑脊液中经常观察到CAR-T细胞,可能与大量细胞因子释放增加了血管及血脑屏障等的通透性有关。少数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会出现严重的神经*性,主要临床表现有精神错乱、失语、嗜睡、震颤、语言障碍,严重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和脑水肿。

临床表明,轻度CRS和CRES大多可自行缓解,但对于大于等于2级的CRS和CRES需要干预治疗,如医学检测、辅助吸氧、抗IL-6单抗及类固醇激素的使用等。

除了上述*副反应外,CAR-T治疗过程中还会有脱靶效应、过敏反应、病*转染过程中潜在的致瘤风险及肿瘤复发,这些都是限制CAR-T细胞应用的临床的因素。

4.2实体瘤疗效不佳

CAR-T的疗效已在ALL、DLBCL及MM等血液肿瘤得到充分验证,但到目前为止CAR-T在实体瘤方面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治疗实体瘤的抗肿瘤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肿瘤微环境的抑制及缺乏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等。

实体瘤靶点选择问题。由于实体瘤固有的异质性,在同一个肿瘤病灶上,很难找到一种靶抗原可以覆盖全部的肿瘤细胞,肿瘤特异性抗原(TSA)的缺乏严重限制了CAR-T的应用。而靶向肿瘤相关抗原(TAA)是克服TSA不足的一种替代方法,但肿瘤相关抗原一般在肿瘤和正常组织同时表达,因此当CAR-T治疗时患者可能面临靶向非肿瘤*性的潜在风险;另外,传统CAR-T治疗需要识别细胞表面的抗原,但是只有约1%的可以靶向的蛋白表达于细胞表面,这意味着大量潜在的肿瘤靶抗原并不适用于CAR-T疗法,TCR-T及纳米抗体的CAR-细胞治疗是潜在的解决方案。

CAR-T细胞难以有效浸润入肿瘤组织。与血液肿瘤不同,在将CAR-T回输患者体内后,CAR-T细胞想达到实体瘤部位需穿过细胞外基质并克服免疫抑制微环境等不利因素,而肿瘤的发生会使得细胞表面及肿瘤微环境分泌的趋化因子不足,以及实体瘤本身的特征,如集中的血管、肿瘤相关的成纤维细胞及骨髓细胞形成的细胞外基质等都增加了T细胞在肿瘤部位浸润的难度,这些都会导致CAR-T细胞不能有效浸润肿瘤组织并杀伤肿瘤细胞。

实体瘤肿瘤微环境的抑制。即使CAR-T进入实体瘤内部,也会面临内部肿瘤微环境(TME)的抑制。TME是由各种细胞、信号分子、可溶性因子、纤维化细胞外基质及免疫调节细胞组成的复杂系统。TME具有氧化应激、营养耗竭、酸性pH环境和缺氧等特性,会降低CAR-T细胞活性。TME中的免疫调节细胞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TAMs和TANs可与Tregs联合产生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及相关配体,如TGF-β、PD-L1等,这些都会降低CAR-T细胞活性;免疫调节细胞产生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可将色氨酸分解为犬尿氨酸,引起GCN2活化和mTOR抑制,导致CAR-T细胞和Treg反应性降低使得CAR-T细胞不能有效治疗表达IDO的肿瘤。

4.3CAR-T面临产业化难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尽管CAR-T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验证,但由于其制造流程的复杂性、较长的生产周期及缺乏标准化的监管,CAR-T目前仍然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疗法。关于CAR-T生产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单采白细胞及细胞清洗。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白细胞,之后洗涤去除白细胞分离过程中添加的抗凝剂;

2.富集T细胞并激活。T细胞通过CD4/CD8特异性抗体或者表面标记偶联磁珠进行分离,然后可加入CD3/CD28单克隆抗体磁珠或人工抗原提呈细胞等对细胞培养基中的T细胞进行激活;

3.基因传递/转染。使用慢病*/逆转录病*载体或非病*方法(电转DNA、转座子/转座子系统)将CAR转染到T细胞中;

4.细胞培养。通过生物反应器等细胞培养设备对T细胞进行扩增培养;

5.冷冻及运输,最终回输患者。根据配方调整细胞数和培养基成分,然后将产品转移到合适的容器中进行冷冻及运输,最终回输到患者。

与传统药物不同,CAR-T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生产周期长,制备流程复杂,质控环节众多,整个生产流程涉及质粒的制备、病*的制备、样本的采集、接收、处理、细胞刺激、转导/转染、扩增、收获、质量检测、冻存和运输等过程,在各个环节厂家都需保证严格的质量控制。作为CAR-T中最重要的原材料,病*和质粒的质量控制非常关键,厂家需保证转染病*的质量及安全性,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都同等重要,这些都对CAR-T企业的产业化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最关键是大多数细胞免疫治疗是以患者自体细胞改造,属于非通用型细胞免疫治疗,面临高昂的制造成本,根据当前的制造工艺生产CAR-T产品的总成本在15万-30万美元。降低细胞产品制备成本也是CAR-T产业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法国Cellectis公司于年宣布其UCAR-T获得美国FDA的IND批件,这是全球第一款通用性CAR-T产品,可以选择异体健康人群的T细胞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其进行改造,然后直接应用于患者,该产品具备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有可能实现规模化并大幅降低CAR-T生产成本。目前全球布局UCAR-T的企业还有Allogene、CRISPRTherapeutics、Celyad、PrecisionBioSciences等等。目前关于通用CAR均处于临床阶段,而且异体CAR-T还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可能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及异体CAR-T细胞可能被宿主免疫系统清楚,限制其抗肿瘤活性等。Cellectis的UCAR-T的临床试验曾因造成受试者死亡而被FDA叫停,之后在修改临床方案后又获重启,而近期其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UCAR-TCS1A的临

床试验造成一位患者出现CRS,并在治疗25天后死于心脏骤停,之后被FDA紧急叫停,可见对于通用CAR-T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未来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5.国内CAR-T相关公司

5.1传奇生物

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细胞治疗疗法的生物科技企业,成立于年11月17日,是金斯瑞生物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年6月,传奇生物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第一家CAR-T行业的上市公司。

LCAR-B38M是南京传奇的核心产品,主要针对BCMA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年杨森与南京传奇开始全球合作,共同开发和推广LCAR-B38M治疗BCMA靶点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年3月,LCAR-B38M成为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CAR-T疗法,之后JNJ-同时获得FDA批准进入临床,这也是首个获得FDA批准的中国自主研发的CAR-T临床试验。由于出色的临床疗效,FDA授予该产品突破性疗法认定。预计年年底提交上市申请。

除LCAR-B38M为代表的CAR-T疗法外,南京传奇还布局TCR-T及同种异体细胞疗法,适应症还包括实体瘤及传染病等领域。

5.2药明巨诺

药明巨诺是由全球细胞免疫疗法的领*企业JunoTherapeutics与药明康德共同在中国建立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技术研发商,公司成立于年2月。10月18日通过了港交所聆讯,有望成为继南京传奇后第二家登陆资本市场的CAR-T企业。公司的主打候选产品Relmacabtageneautoleucel(relma-cel)是针对复发或难治B细胞淋巴瘤的抗CD19CAR-T疗法,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年6月受理审查公司将relma-cel用于DLBCL三线疗法的新药申请。

年7月,药明巨诺宣布收购SyracuseBiopharma,获得EurekaTherapeutics(优瑞科)专有的针对实体肿瘤的ARTEMISantibodyTCR技术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授权许可。

5.3复星凯特

复星凯特为复星医药与美国KitePharma(吉利德旗下公司)的合营企业,年4月于中国上海注册成立,致力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产业化。

Yescarta是美国KitePharma开发的CAR-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年10月18日获得FDA批准上市,用于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是美国FDA批准的首款针对特定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AR-T细胞药物,复星凯特年初从美国KitePharma引进Yescarta,项目名称FKC,获得全部技术授权,并拥有其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的商业化权利,该产品将被开发用于治疗两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型、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CL)、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淋巴瘤转化的DLBCL。

年2月,NMPA正式受理复星凯特CAR-T细胞治疗产品FKC的NDA,用于治疗二线或以上治疗后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并与3月份将其纳入优先审评。除Yescarta以外,复星凯特同时在上述地区享有KitePharma后续产品授权许可的优先选择权。

5.4科济生物

科济生物是聚焦于CAR-T细胞、抗体等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公司成立于年,总部位于上海。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广泛的CAR-T候选产品研发管线,开发了能够覆盖大部分实体瘤及血液肿瘤的高效特异性CAR-T及抗体药物候选产品。公司具有针对多种肿瘤靶点如GPC3、CD19、BCMA、CLAUDIN18.2、EGFR/EGFRVIII等11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

公司已率先启动了多项治疗复发/难治性实体瘤的CAR-T临床研究项目,包括针对肝细胞癌(HCC)和肺鳞癌的CAR-GPC3-T项目,CAR-EGFR/EGFRvIII-T试验用于胶质母细胞瘤,CAR-Claudin18.2-T用于胃癌和胰腺癌等的临床研究。目前科济生物已经获得多项国内外的CAR-T细胞新药临床试验许可,其中BCMACAR-T细胞药物还分别获得美国和欧盟药监局的"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和"优先药物(PRIME)"资格。

行业研究报告(ID:report88)服务于财经领域,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为金融人提供装逼素材,为韭菜们培训防割指南。

点击这里搜索关键字下载报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