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用一间厨房温暖了一座城,帮助3000多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那里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作者:丹颜编辑:李津

出品: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近期,一则“抗白5年小画家,骨髓移植挽救生命,急需大家的帮助”的消息在朋友圈传开了。

点开消息,很多人认出了白血病女孩芊艺和她的爸爸李朋,“这不就是创建‘爱心厨房’的那个爸爸吗?”

得知芊艺的病情复发,人们在揪心的同时,记忆也被拉回了5年前。

医院——医院的对面,有这样一间小小的不起眼的屋子,里面摆设简单,只有一些厨具和简单的调料品。

每天,都有一群戴着蓝色口罩的男人女人在这儿忙碌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白血病患儿的父母。

一间小小的房间,承载了数不清的白血病患者家庭的希望,在他们与病魔死扛的岁月里,提供了温暖与爱。

如今,“爱心厨房”仍然在传递着爱心。5年多里,有多个家庭、10万多人次在这间厨房里做过饭,一道道带着家的味道的饭菜,从这间小屋里源源不断地输出,孩子们说,“爸爸妈妈的味道,是快乐的魔法。”

近日,小婚家的记者再一次联系上了爱心爸爸李朋。这5年来,他们怎样了?

01

如果你们不嫌弃,来我家做饭吧

菜刀在案板上有节奏地起落,土豆片变成了细细的丝。经过长期锻炼,李朋俨然成了厨师。

给女儿芊艺做饭,他有不少心得,“油要少,水可以多加点儿,火候大一些,盐分几次放。”李朋一边翻炒,一边小心翼翼试着口味。“好了,味道不错!”李朋放下锅铲,笑着对记者说。

李朋是一位地道的山东汉子,朴实率真。他和妻子在河北省打工,虽不富裕,但温馨快乐。女儿芊艺7岁那年,儿子出生了,为生活更添喜色。但这一切却因为芊艺生病而改变了。

年2月底,芊艺连续几天高烧不退,随即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看着病痛中的女儿和襁褓中的儿子,李朋安慰产后身体尚未恢复的妻子:“放心,有我呢。”从这天起,照顾女儿的重任落在他身上。

小医院没有专业的儿童设备,成人用的穿刺针头扎下去,芊艺哭得撕心裂肺。

隔着一道墙,女儿在里面哭,他在外面掉泪。

孩子的病情稍稍稳定,李朋的积蓄所剩无几了。芊艺说:“爸爸,你可以卖我的画挣钱啊。”芊艺生病前就一直喜欢画画,起初,李朋并未在意,可从那天起,芊艺坚持每天治疗完都画一会儿画。

一位护士见了,对芊艺说:“轩轩,你的画好漂亮,能不能卖给阿姨一幅画?”芊艺开心极了,眼睛笑成了小月牙儿,“爸爸,你看,护士阿姨都说我画得好呢。”

自从生病以来,很少见女儿这样开心,李朋被感染了,立刻答应:“你好好画,爸爸帮你卖。”“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病房里传来了清脆童声。

年3月底,李朋开始走上街头卖画。在好心人和媒体的帮助下,女儿的几十幅画售卖一空。

李朋带着东拼西凑来的钱,来到了位于医院,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一家四口暂时落了脚。

医生嘱咐李朋,“孩子的饮食必须特别注意,外卖快餐不健康,不能再吃了。”临近中午,李朋问女儿想吃什么,芊艺歪着头想了想,“豆角炒肉,还有土豆丝。”

回到出租屋,李朋立即投入战斗。平时很少做饭的他乍一下厨,手忙脚乱,土豆丝里的淀粉没洗干净,很快糊了锅;油太热,一不留神肉炒老了。

但芊艺居然吃得津津有味,还跟小病友们炫耀:“这是我爸爸做的,特别棒!”李朋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爸爸保证以后越做越好。”

从那天起,李朋每天坚持给女儿做饭,看着一盒盒越来越可口的饭菜,病友们羡慕极了。对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和家属们来说,吃上一顿干净卫生的家常菜,是多么奢侈的事情。

李朋立即爽快地说:“如果你们不嫌弃,就去我家做饭吧!”从那天起,每天都会有四五个病友的家属来李朋的出租屋借用厨房。后来,芊艺结束一个疗程出院回到了出租屋,病友们怕人多影响孩子健康,便不再来了。

李朋有些不安,他想起了那么多帮助他的好心人,“眼下自己有余力,为什么不帮帮别人?”他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在医院对面居民楼又租下一间40平方米的房子,命名为“爱心厨房”。

年6月27日,李朋的厨房正式对外开放,病友的家属可以随时过来做饭,完全免费。

02

爸爸的厨房,爱的味道

除了必备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外,李朋尽量把屋子布置得温馨:进门左手边贴着白血病儿童的饮食注意事项,右边墙上是女儿画的画:哆啦A梦唱着歌,穿彩裙的小姑娘跳起舞,小蜗牛和妈妈在草丛里悠闲地散步……书桌上摆着图书,沙发上铺着碎花毯……

很快,李朋的爱心厨房迎来了许多人。医院做化疗,白天吐,夜里又饿得睡不着,老陈一筹莫展。

这时,有病友给他推荐了李朋的爱心厨房,他立即赶了过去,亲手为女儿煮了一碗面,看着女儿吃得盆干碗净,昏黄的小灯下,老陈眼角泪光闪动。

一对济宁的老夫妇带着孙女来这里治病,为了省钱,老两口白天买几个馒头充饥,夜里露宿广场。李朋听说了,立即把老人接到爱心厨房,让老人在这里搭伙将近两个月。

血液病患儿大都年龄尚幼,一般由妈妈在病房陪护,所以,来爱心厨房做饭的大任就由爸爸承担起来。

爸爸们带着粮油米面来到爱心厨房,他们来自全国,曾做着不同的工作,有货车司机、修车工、电焊工、农民。但在这里,他们的身份只有一个——白血病患儿的爸爸;他们的目标也只有一个——为了孩子能够康复并且快乐成长。

最初,爸爸们手艺不佳,菜不是淡了就是咸了。他们做起饭来手忙脚乱,蘑菇刚下锅,拿起酱油就往里倒,蘑菇立马变成了黑色,“哎呀,搁多了!”眼看自己越帮越忙,“酱油爸爸”憨憨地笑了。

张滨是芊艺同病房小朋友的爸爸。儿子生病前,张滨连面条都不会煮。第一次做番茄炒蛋,十分狼狈,蛋清流到碗沿外,最后一紧张,盐还放多了。儿子吃了一口,皱起了眉头,张滨有些气馁。

后来只要一有机会,李朋就陪张滨练习做菜,没想到,他进步的特别快,没多久就掌握了好几样拿手菜,成了厨房里的明星爸爸,经常有人让他帮着做饭。

张滨感慨地说:“以前以为一辈子也学不会做饭,如今看来,只要有心,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看着孩子一日三餐都吃得好,我对未来也更有信心了。”

给孩子们送完午餐,爸爸们围坐在一起,拿出馒头和榨菜,就着剩菜,边吃边讲讲笑话。此刻,大概是他们最轻松的时候。难怪有的爸爸说:“几天不来爱心厨房,心里就发慌。”

爸爸们的厨艺精进后,除了给自家孩子做饭,还同时为多个贫困患儿提供免费午餐。为此,李朋专门建了一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