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实习生计划被证属实
机会并非遥不可及
央广北京1月24日消息(张闻)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去欧盟当实习生,每月补贴1000欧,这样高大上的机会,谁都想要。所以当欧盟实习计划发布之后,待业的、失业的、甚至有工作的都会忍不住点进去看看。这则招聘广告自然而然的,在朋友圈火了。此后,去欧盟实习是假消息的警告又再次引爆社交络,截屏邮件来自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邮件内容明确指出,欧盟招实习生的广告是骗人的,收取高额报名费。有人被骗8万,希望同学们提高警惕。昨天下午,经过的几番查证以及欧盟驻华代表团的澄清,我们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欧盟的实习生申请计划确有其事,而且申请完全免费,有兴趣的话可以登录官完成申。有意思的是,经过这一波三折的真假求证,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在国际组织找实习,甚至找工作的可能性。这些机会是不是真的遥不可及?真正进入国际组织的实习是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酷?带着这么多“好奇”,中央台张闻采访了两位曾经在联合国实习的“实习生”,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感受吧。如今的实习门槛越来越高,别说是国际组织,就是普通国内的申请也会着不着就搬985,211,而欧盟本次的实习生招募计划,提出的必须跨过的门槛却并非高不可攀,一是三年制本科毕业,二是熟练两门语言,当然这两门语言必须得是欧盟国家的官方语言。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要求您能和未来的同事交流无障碍。据了解,除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职位,大多数国际组织的招聘要求都不复杂,有些项目甚至只需要申请递交材料,通过简历筛选就会直接发放offer,曾在联合国亚太经合委员会实习的刘涛就是这么被选上的,不过他也透露程序简单,并不意味着竞争不激烈:刘涛:没有面试,他直接是按照你申请提交的材料,你个人的履历来进行判断。我在我们那个经合委员会,贸易司的内部曾经看到将近半年时间交上来的一些申请大概400-500份,收到这个职位的大概有20-30人,当然这只是一个局部的数字。刘涛申请实习职位的时候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公共*策的研究生,此前他曾有一段在国内海关工作的经历,种种条件和他应聘的部门联合国亚太经合委员会下设的贸易司可谓是高度吻合。当然,也有不少成功拿到offer的学生,就是完全的“一张白纸”。两年曾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的孙惠玲就是其中之一。小孙事后和其他中国实习生复盘,被国际组织选中的人有大致相似的学习轨迹,同时申请国际组织的实习机会和公司企业没有本质区别,广撒是必须的:孙惠玲:国际组织招实习生基本上还是有一定的原则的,就是他会平衡各个会员国或者是列席国家之间的份额,就是说如果我们是中国学生的话,竞争还是在中国学生之中,我觉得。语言肯定是最重要的一块儿,就是你要说服人家你日常的工作交流没问题,沟通和写作能力也比较重要。基本上大家的轨迹都很像,很多人都是在国内读的本科去美国读的研究生,大多数人学的都是和国际组织相关的专业比如国际关系啊,公共*策啊,于是就很自然的申请这类的实习,虽然也会有很多人没有被录取,但是几率也没有这么小,因为她每年会有很多批,联合国又很大,有很多除了总部以外的组织,UNDP、儿童基金会,所以大家一次会投好多,还是很有可能中的。